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一老师地铁上强行要求自己给其女儿让座9博体育(中国)·官方App Store,在网上引发争议。一开始,网友纷纷指责这位老师道德绑架他人让座,有愧老师之称9博体育。随后,又有网友自称目击者,表示原视频掐头去尾,这个妈妈一开始是很礼貌的沟通,然后被拒绝让座妈妈并未如何,但男生一直喋喋不休阴阳怪气,之后双方就发生了争吵。
更多的细节公布说明这件事并非那名男子一开始说得那么简单。不过就算其所言为真,我们也应进一步思考,有必要把那位女老师的言行拍下来,发布在网上吗?事情的解决方法有很多种,遇到这种事情,不去联系工作人员尽快解决,动不动拿手机拍视频,曝光他人。年轻人何必一遇纷争,就拍视频写作文,发在网上,仗着自己的媒介使用能力,利用舆论攻击他人呢。
可以看到,当下经常出现这样的例子,明明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有人插队、占座、说几句脏话,总有一些年轻人喜欢把它发在网上,通过网友或是身边其他人的力量来曝光这种行为,进行舆论谴责。不可否认,一些人的低素质行为有时候确实比较过分,也影响到了其他人,但是遇到这种行为难道没有其他处理方式了吗?比如高铁让座新闻资讯,如果不想让你可以不让,别人强制你让座,甚至言语辱骂,你可以直接向工作人员反映,你可以通过其他合理的方式维护自身正当权利。
可是总有一些人,遇到这种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去向工作人员求助,而是拿出手机录视频,甚至加以各种言语挑衅,试图让对方情绪激动,以此多收集一些“有力证据”,以便发在网上供众网友声讨。还有一些人,就是当线下已经及时把问题解决了,仍觉得不解气,把拍到的视频发在网上,通过网友的谴责、批斗、人肉来平息自己心中的愤怒。
这不禁令人疑惑,一件小事,有必要这么咄咄相逼、不依不饶吗?生活中有某些人的言行举止的确应受到谴责,批评,甚至处罚,可哪里用的着这般铺天盖地的骂声和谴责?舆论的力量过于强大,轻易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正常轨迹,毁灭一个原先好端端的人。
更值得说道的是,那些通过短视频引导舆论攻击他人的人,当陈述的事实被发现并不真实时,往往却又不用为其言行负责。虽然国家正在积极治理网络暴力,但目前网上出现的更多的是“隐性的暴力”。不需要说出明确的辱骂9博体育、攻击词汇,而通过各种夸大事实、恶意剪辑、旁敲侧击的手段来歪曲事件真相,通过这种更隐蔽的方式为自己树立完美的“受害者形象”,引导网友为其“打抱不平,伸张正义。”而当真相反转之后,这些人又好似置身事外,全然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既然想通过舆论的力量来攻击别人,那真相反转之时,也理应受到同等程度的处罚,可目前并非如此。
此外,这些曝光视频还呈现出一种倾向,曝光者往往以年轻人居多,被曝光者往往都是一些对网络不是很熟悉的中老年人。仔细去看,各大媒体平台火起来的这些所谓的维权视频,大多数都是年轻人控诉中老年人,很少看到年轻人之间相互控诉。“地铁造谣”“老年人无理占座”……在这些视频里,几乎听不到被控诉的中老年人的声音。年轻人玩转网络,媒介使用能力强,各种应用软件为自己所用,而那些上了年纪的大妈大叔,往往对社交媒体并不熟悉,这就很难拥有足够的网络“话语权”。被曝光者能力受限,没有任何澄清和反驳,只有曝光者单方面的控诉,舆论自然而然就成了一边倒的倾向。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一些曝光事件更像是拥有更高网络媒介素养的年轻人对中老年人的话语权倾轧。
当然,并不是说年轻人不能曝光,当遇到一些极为不公、委屈和无奈之事,线下反映渠道又不通畅,无能为力的时候,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发声,让网友合力形成的舆论为你讨一份公道。这正是舆论监督的价值所在。不过,当遇到一些影响并不严重的芝麻小事,不必把网络用作攻击武器,不依不饶把事做绝,可以直接在线下解决,试着用更合理,更恰当的方式去维护自身权益。
网络威力是巨大的,也是不可控的。对存在的争议和纷争,应坚持多大的错板子打得就多重,不应随意曝光他人。应当意识到,审慎网络维权不仅是在保护被曝光者,也是在保护曝光者自己。毕竟,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曝光在网络下,被舆论“炙烤”的人。